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团队 -> 正文

李丹舟

发布日期:2025-04-23  来源:   点击量:


李丹舟,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副教授、特聘研究员、新锐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博士(专业:文化研究),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南山区领航人才,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2025-2026)。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与城乡发展、城市文化、社会美育。本人自博士阶段受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训练,以民族志、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为方法,对位于中国台湾和香港的部分大陆移民社区进行一年以上的田野调查,考察其历史沿革、区域地理、建成环境、建筑形态、居民生活等地方性知识,探讨遗产保护中的文化策略与艺术介入、社区清拆背景下的历史记忆、文化遗产构建中的居民权利等问题,为理解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与人本主义价值提供一手经验材料。自2016年来,九年长期追踪以城市文化、艺术乡建,考察以艺术文化助力新型城镇化的模式与路径。相关成果聚焦艺术与城乡发展,以艺术人类学为视角,是对艺术介入社区再造、民族志影像介入乡村社区、艺术村的遗产保护、历史街区的文化记忆、建筑遗产的文化保存、城市文化振兴等问题域进行写文化的系列成果;实践上通过深圳、台湾等地的个案研究,为人文城市建设提供经验视角。

基于这些跨学科领域,主持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以良好结项)、1项省部级、3项市厅级项目、5项校级科研与教改课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和1项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重大课题,主持和参与多项中央网信办、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市外事办的横向委托课题。在Space and Cultu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Positions: Asia CritiqueGlobal Media and China、《云南社会科学》、《学习与实践》、《艺术传播研究》、《文化研究》等SSCIAHCIESCICSSCI来源期刊等发表20余篇论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2部专著《创意聚合视域下城市文化治理机制研究》(2023年,独著,35万字,本书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入选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第十辑)、《新城市新文化:深圳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文化嵌入机制与路径研究》(独著,23万字),参编、参著12部。受邀担任Routledge出版社社会科学著作项目的匿名评审、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Communication等多本SSCI来源期刊匿名审稿人。

受邀担任中国传媒大学主办、SAGE集团出版的同行评议英文学术期刊Global Media and China特刊“Artistic Interventions in Community and its Media Practices in a Global Context”(全球语境下的艺术介入社区及其媒介实践)客座编辑,探讨全球背景下艺术干预和媒介实践在介入城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特别关注城乡社会转型中出现的社区活化、乡村振兴与公共艺术实践之间的关系,六篇组稿发表在2025年第1期。由本人策划主办的第十六届深圳学术年会子项目高端学术研讨会”——“全球语境下的艺术介入社区及其媒介实践工作坊,聚焦公共艺术和社会美育,获深圳特区报、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深圳市社科联官网报道。本人获邀为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的《南方》双周刊撰文《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文化发力》、为深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文化深圳》撰文《创意城市的深圳经验》,入选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库,参与多项相关专项资金评审工作。本人主讲硕士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获深圳大学研究生金课建设项目资助,本科课程《城市与文化》入选深圳大学思想政治理论选择性必修课程。论文多次入选国际亚洲学者研究大会(ICAS13ICAS12)、亚际文化研究年会(IACS2019)、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年会、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年会、深圳学术年会,体现一定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

联系方式:dzli@szu.edu.cn


上一条:朱海坤

下一条:李石